华夏文明白酒的发展与变迁(一)-远古时期的酒发表时间:2019-05-03 14:23 规格: 口径30厘米 高59.5厘米 年代: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 收藏地: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文名称: 灰陶大酒尊 这是古代的酿酒的发酵设备,粮食在大酒尊内发酵,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液体被称为醪(láo),一般以大米为原料发酵产生,以馊掉的米饭(秽饭)混合新烧出的米饭拌匀,放入灰陶大酒尊后发酵,大酒尊底部是尖的,是因为需要把大酒尊埋在地下发酵,尖底易于土埋。 下图为甲骨文的“酒”字,甲骨文 光有大缸并不能构成完整的酒制作设备,古人所喝的是发酵产生的液体,因此整套的酿酒设备应该还有过滤装置。下图为山东的日照博物馆藏有龙山文化时期(距今约4000左右)的滤酒装置,包含一个滤酒缸和支架以及接酒盆,发酵完的混合液体通过滤酒缸后过滤出的液体就是古代的酒,呈乳白色,因此古代称之为浊酒。酒液度数并不高,大约3~4度。 2012年,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石鼓山商周贵族墓中发现了古代的酒(下图)。 虽然出土的白酒经过了几千年的储存,但是出土的白酒是保存在青铜器内的,酒液内溶解了很多金属铜等重金属物质,并不能饮用,且古代的酒度数非常低,也不适合长期储存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在《次韵蒋夔寒夜见过》里有句诗“明朝尚肯过吾饮,有酒不尽行将酸。”说明古代的白酒并不适合长期储存。 古代的酒是白酒,而如今现代的白酒已经不再是白色,而是无色透明或微黄透明,只是,在名称上,依然延续了古代白酒的叫法。 |